中新网7月22日电 美国于当地时间22日宣布,由于华盛顿认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存在“反以色列”的偏见,美国将再次退出该组织。
自美国总统特朗普1月20日重返白宫以来,美国再度变身“退群大亨”,已接连退出世界卫生组织、《巴黎协定》、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等多个国际组织,如今又一次退出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世卫组织,退了
特朗普2025年1月20日重返白宫当天即签署行政令,宣布美国退出世卫组织,并暂停向世卫组织提供任何来自美国政府的资金、支持和资源。
行政令中说:“由于世界卫生组织未能实施急需的改革,也未能摆脱对世卫组织成员国不适当政治影响的依赖。此外,世卫组织继续要求美国支付不公平的会费,其金额与其他国家分摊会费不成比例。”
美国是1948年4月7日世卫组织成立时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也是世卫组织的主要出资国,“退群”和“断供”严重伤害发展中国家。
《巴黎协定》,退了
同样在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美国将再次退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
巴黎气候协议于2015年由近200个国家签署,旨在通过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来控制全球气温升幅,避免气候变化带来的严重后果。
特朗普政府的立场是,巴黎协议不利于美国的能源产业发展,特别是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生产和出口。这一举措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争议。全球气候专家和多个国际领导人纷纷表示,美国作为全球最大排放国之一,其退出无疑会加剧全球气候变化的风险。
人权理事会,没资格退
特朗普2月4日签署行政令,宣布美国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并禁止向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提供任何资助,并要求审视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等机构的对美立场。
但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表示,截至2025年1月1日,美国作为人权理事会成员的任期已结束。美国已不再是人权理事会成员,并自动成为该理事会观察员。作为观察员,美国无法从其已不再属于的政府间机构中“退出”。
第一任期“退群潮”
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中,美国就曾退出许多国际组织和多边条约,对国际秩序造成严重冲击。
2017年1月23日,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
2017年6月1日,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称该协定让美国处于不利位置。
2017年10月12日,美国决定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18年5月8日,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并将重启对伊制裁。
2018年6月19日,美国宣布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
2018年10月3日,美国宣布,将退出《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中涉及国际法院管辖问题的相关议定书。
2019年2月1日,美国国务院宣布美国2日起暂停履行《中导条约》义务,启动退约程序。
2019年4月26日,特朗普宣布美国政府将不再支持《武器贸易条约》。
2020年7月6日,特朗普政府正式通知联合国,美国将退出世卫组织。
juqiguanwangjieshao,sanshashiyu2012nian7yue24rizhengshijiepaichengli,lishuhainansheng,guanxiaxishaqundao、zhongshaqundao、nanshaqundaodedaojiaojiqihaiyu,shizhongguoweizhizuinan、mianjizuida、ludimianjizuixiaojirenkouzuishaodedijishi。sanshashiyou280duogedao、shazhou、anjiao、anshaheanjiaotanjiqihaiyuzucheng,luhaimianjiyue200wanpingfanggongli。changzhurenkouyue1800ren(buhanzhushibuduiguanbing),hujirenkou621ren。据(ju)其(qi)官(guan)网(wang)介(jie)绍(shao),(,)三(san)沙(sha)市(shi)于(yu)2(2)01(1)2(2)年(nian)7(7)月(yue)2(2)4(4)日(ri)正(zheng)式(shi)揭(jie)牌(pai)成(cheng)立(li),(,)隶(li)属(shu)海(hai)南(nan)省(sheng),(,)管(guan)辖(xia)西(xi)沙(sha)群(qun)岛(dao)、(、)中(zhong)沙(sha)群(qun)岛(dao)、(、)南(nan)沙(sha)群(qun)岛(dao)的(de)岛(dao)礁(jiao)及(ji)其(qi)海(hai)域(yu),(,)是(shi)中(zhong)国(guo)位(wei)置(zhi)最(zui)南(nan)、(、)面(mian)积(ji)最(zui)大(da)、(、)陆(lu)地(di)面(mian)积(ji)最(zui)小(xiao)及(ji)人(ren)口(kou)最(zui)少(shao)的(de)地(di)级(ji)市(shi)。(。)三(san)沙(sha)市(shi)由(you)2(2)8(8)0多(duo)个(ge)岛(dao)、(、)沙(sha)洲(zhou)、(、)暗(an)礁(jiao)、(、)暗(an)沙(sha)和(he)暗(an)礁(jiao)滩(tan)及(ji)其(qi)海(hai)域(yu)组(zu)成(cheng),(,)陆(lu)海(hai)面(mian)积(ji)约(yue)2(2)00万(wan)平(ping)方(fang)公(gong)里(li)。(。)常(chang)住(zhu)人(ren)口(kou)约(yue)1(1)8(8)00人(ren)((()不(bu)含(han)驻(zhu)市(shi)部(bu)队(dui)官(guan)兵(bing))()),(,)户(hu)籍(ji)人(ren)口(kou)6(6)2(2)1(1)人(ren)。(。)
山西兴县一男子因感情纠纷撞人致 7 死 11 伤
中美高层互动的增加,当然有助于两国关系止跌企稳。但需要先对此轮互动的性质进行界定,确定当前两国关系是否发生了基础性的变化。应该说,近一个多月来两国的密集交往,首先是针对年初以来长时间不正常状态的纠偏,是基于各自国内外环境而作出的合理选择。从目前看,其主要成果在于对话渠道的逐步恢复,尚未就两国关系的相处原则或功能性议题取得突破性共识。因此,针对双方此轮互动的预期应首先停留在为两国关系止损降温的层面上,不宜注入过多积极预期。更需保持清醒的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美间存在的重大矛盾分歧,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化解。换句话说,增加高层交往只是起点,而非终局。